<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北京市海淀区仲裁院召开高校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评议会
        发布日期:2019-07-10                               打印本页

        2019年7月2日,海淀区仲裁院召开高校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评议会,针对高校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及高校典型案例评议工作展开座谈研讨。海淀区仲裁院院长王春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唐鑛、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范围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7所高校人事管理人员、仲裁员代表共30余人参与案例评议。专家学者、高校人事管理人员针对案例提出各自观点,进行思想碰撞,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案例集具有前瞻性、探索性、引领性和示范性,能为高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提供教科书式指导意见。会上,参会人员还就本单位预防劳动人事争议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交流,并围绕如何提升调解效能提出建议和想法。

        据悉,海淀区已建立起74家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作为调解组织的中坚力量,高校调解组织在维护高校后勤用工的和谐稳定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海淀区高校聚集、人才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规范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用工管理,海淀区仲裁院拟于今年发布高校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集。

        海淀区仲裁院通过实地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对近五年来的高校劳动人事争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高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特点:一是发案量平稳,近年来,海淀区案件量持续攀升,但由于高校在劳动争议前端预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高校案件量一直处于平稳、低发态势;二是争议多发岗位集中在宿管、保洁、中控、司机等后勤保障岗位,占比达到90%以上,该类岗位存在值班、加班、综合工时等情况。三是用工形式多样,由于高校用工量大,为了顺应人员岗位、管理需求的不同,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聘用关系、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等多种用工方式,高校与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公司之间对于员工管理的责任划分不够明晰也是劳动争议的诱发因素。

        海淀区仲裁院经过对高校500多个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行甄选,筛选出40个案例,拟从40个初选案例中精选出20个典型案例,从基本案情、仲裁员评析、高校管理人员点评、学者观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案例集。

        本次会议通过专家学者、高校劳动关系管理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高校典型案例进行详实分析、交流研讨,为后期形成典型案例集发挥示范指导作用,优化高校用工环境,推动区域劳动关系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