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潜心打造人才服务品牌(山西省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白永富)
        发布日期:2011-10-10                               打印本页

        潜心打造人才服务品牌

        山西省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白永富

         

        我是山西省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白永富,2001年从山西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处长职位调任省人才中心主任。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蓦然回首,我与中心团队全体人员一起,在十年间勇于直面挑战,不断拼搏进取,精心打造人才服务优质品牌,走过了一条有苦有难更有甜的创业之路,收获了很多认识和感悟,很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感悟一:夯实打造人才服务品牌的坚实基础

        记得厅领导刚开始提出让我到人才中心工作时,说心里话,我确实也犹豫过,家属不同意,朋友不理解,自己也有一些顾虑。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虽然不高,但相对稳定,我在公务员管理处处长的岗位上也正是在出成绩的时候。与之相比,事业单位充满经营压力和风险,自己人到中年,到新的岗位上能否适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都是个未知数。另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当时的省人才市场实际上处于“无市也无场”的困难境地,个人的下一步发展存在太多的困难和变数。究竟何去何从,在那段时间里,我想了很多、很多……

        人生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上利益与风险同在。思来想去,最后,我决定听从组织安排,挑起这副担子,到人才中心去干一干、闯一闯、搏一搏。于是,我坚定地走上了人才中心主任的工作岗位,暗下决心,不管有多苦多难,也要干出个一二三来,扭转人才市场发展的不利局面,做大做强全省人才市场,打造出人才服务的优质品牌。

        话说起来容易,事情做起来难。来到人才中心后,我发现困难远远超出了自己原来的了解和想象:工作人员只有十几个,办公设备非常简陋,一块牌子就是中心的全部家当,办公地点还租住在省监狱管理局第八层楼的半条楼道里。别说客户进来办事困难了,就连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进来上班也要费半天的周折。难怪有人笑称说:“进你们人才中心真是比进监狱还要难。”

        看到这种状况,我清楚地意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受这些软硬件条件的限制,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实现长远发展,真正把人才市场搞好,把人才服务的品牌创好,首先需要找准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夯实建设基础上下大力气,费一番苦功夫。

        当务之急是找到一块好地段,把中心搬出去。为此,我和同事们走遍了太原的大街小巷,比较了上百个楼盘,终于看好了其中一处,场地交通等各项条件都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但必须预交50万元的半年房租。可当时人才市场一年的业务收入也就十几万,到哪里一下子筹集那么多钱呐?经过反复思量,我想,在这个困难的起步阶段,实现突破,促进发展,只能依靠团队的力量。我提出全体职工筹资垫款,并带头垫资,虽然没有一分钱的利息,但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伙都全力支持,有的同志把买房子的钱垫上,有的把准备结婚的钱拿出来,还有向亲戚借的、战友凑的,就连厅领导都拿出钱来支持我们……

        当手捧大伙的垫资款时,我流下了心酸而感动的泪水。我深切地感到,这不仅仅是几十万元钱,更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和化不开的真情!面对这样的信任,我又怎能不砥砺奋进!

        2001118,在这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里,通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装修一新的山西人才市场隆重开业了!山西省人才市场“无市也无场”的历史,终于在我们这个坚强的团队手中得以改写!

        团队给了我信任,我更有责任打造好这个团队。担任中心主任后,我大胆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全员实行聘任制,中层干部全部竞聘上岗。先后有60人经过考试、考核进入中心,20人竞聘为部门管理干部,3人成长为中心副主任,39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人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为中心各项事业的全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不竭的强劲动力。

        感悟二:精心打造引才引智的优质品牌

        业务发展了,队伍壮大了,家底殷实了,如何才能提升服务内涵,进一步打响品牌呢?为此,我把目光盯在了品牌创新和服务细节上。

        在人才中心发展过程中,我始终积极倡导打造山西的猎头服务品牌。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山西的人才外流非常严重,流出和流入的比例高达41。面对“孔雀东南飞”趋势日益增长的态势,山西省制定了人才强省战略。作为政府的人才服务机构,为山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省人才市场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责任所在。

        2003年,我在山西省招才引智大会上得知:留学归国的上海籍博士陈星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平台。当时32岁的陈星是上海某医院的留日博士,是全国内镜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在全国消化内镜领域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国内正在推广由他创造发明的内镜单手操作法。与此同时,山西省由于自然环境所致,胃肠道肿瘤发病率一直较高,省人民医院急需国内一流的胃镜专家。

        为此,我主动联系上了陈星博士,向他介绍近年来山西的经济发展和引进人才的政策。就在双方有了初步意向后,陈星博士又有了犹豫,原来他的父母、妻儿都在上海,且自己在上海已有200多平米的大房子和私家车,山西在全国还属于欠发达省份,家属不同意成了他最大的顾虑。于是,我四次赴上海,登门拜访,向陈星及其家属详细地介绍省里一系列的引才措施、省人民医院的设备情况和用人机制等。经过我多次诚恳的介绍,陈星及其家属终于被我的真诚感动了,顾虑消除了,同意年薪30万受聘到山西。如今,陈星和他所在的山西省首家内镜诊治中心,利用世界先进的技术设备,成为了山西省人民医院的“王牌项目”。

        感悟三:着力擦亮公共服务的优质窗口

        每年高校学生毕业期间是我最忙的时候,我给自己定好了角色:倾心倾力当好“红娘”,想方设法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好线、搭好桥。

        十年间,我和我的团队几乎走遍全省各大院校,进行就业指导与政策宣传,每年接受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达七八万之多;在举办日常招聘活动的同时,合理设置举办特色招聘会,实行免费入场、免费查询信息、免费就业推荐等“六免费”;坚持举办公益性“周末讲坛”,向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职业规划及创业知识的培训;针对高校毕业生网络接触率高的特点,全力打造人才网品牌,目前,山西人才网已经是省内排名第一的人才专业服务网站。

        我以“服务是天职”这句话时刻提醒要求自己和整个团队。我感到,服务除了关注细节外,应该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意识,一种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的意识,人才市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更应该把“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变成潜意识!

        山西有一家大型国企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段时间里,人才交流会每场必到,却很少有人问津。我意识到这其中一定有原因。经认真了解,原来晋北铝业是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因工作地点在远离省城太原的县级市原平,偏远的县级市户口阻挡了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堵塞了企业的招贤之门。人才市场就是用人单位的“娘家”,应该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排忧解难,遇到特殊事情应该特事特办。

        于是,我主动找到市发改委和公安局的有关领导,向他们讲清情况,商量办法。经过多次协商,最终为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了异地人事代理,凡是到该公司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人事关系都委托省人才中心代理,户口留在太原市,人去原平工作。这个特殊措施既解除了应聘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得到了双方的好评。

        十年来,人才中心已经成功举办各类招聘会1000余场,近5万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400多万人次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场应聘,上百万人达成意向;为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服务,管理人事档案4万余份……这一串串的数字,来自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信赖,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坚实足迹。

        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山西省人才中心连续四年保持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模范单位”、全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我虽然只是尽心尽力地作了一些本职工作,但却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褒奖、人民群众的赞誉: 2005年,我个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我深知,人才市场是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只有打造优质的服务品牌,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将把自己的一生同人才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