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程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支柱性制度。对于中国,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大同观念的再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彰显。
毋庸置疑,我国已建立起了一张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傲人的成就。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齐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余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如期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支撑,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制度集成化程度不够高、群体间社保待遇水平不尽合理等现实问题,更有面临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预判、积极的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着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瞄准未来5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将是大有可为,也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社保制度建设既要填平补齐,又要未雨绸缪。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要查找制度短板,及时填平补齐。同时分析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新的问题挑战,预设制度储备,从容应对未来挑战。
社保体系建设要追求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职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要求。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收支的责任。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以及老年人关爱、扶残助孤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适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又要避免泛福利化,避免陷入高福利陷阱,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社会保障管理要精细化、智能化、数据化。社会保障的对象是每一个个人,任何一项制度的落实都要具体化、精细化,不能满足于大概齐、差不多。任何一个制度的疏漏,落到具体个人头上,都将是百分之百。因此要完善各级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要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实现社保经办服务的与时俱进。
社会保障,造福桑梓;社保制度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有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全国社保人的不懈努力,绽放在祖国大地上的社保之花,必将结出造福亿万百姓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