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家住羊尾巴胡同
        发布日期:2020-09-16                               打印本页

          陆士华

          我搬离北京的胡同已将近40年,虽然只在四合院里住了三四年,却忘不了小院里的温馨故事。

          我住的那条胡同老名叫羊尾巴胡同。北京人说羊尾巴,不说“羊伟巴”,而是“羊已巴”。羊尾巴胡同清朝属镶白旗,民国后沿称。这条羊尾巴胡同在北京国际饭店往北一站路的地方,出了胡同东口,紧挨着“火烧赵家楼纪念碑”,也就是紧挨着赵家楼胡同。胡同内皆二三进院大宅门。解放后,这些大宅门大部分被中央和军队没收征用。

          我住进这条胡同的时候,它已有新名。北京市整顿地名,羊尾巴胡同留了一个“羊”的音,雅化成阳照胡同。

          我是单位分房分到阳照胡同的。我住的那个四合院,是个二进院子。也有个门楼,门楼的两侧,也有一对儿抱鼓石。往里,进了大门迎面一座影壁墙,外院和里院隔着一个二道门。

          一搬进这个院子,就欣喜地发现在我们前院有一棵大枣树。枣树是生在外院的,树冠却高过屋顶,覆盖到里院去。

          外院连我家住了三户,都是年轻人,每家都有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是前后脚儿搬进院的。看着枣树一天天变化着,开了小花,露出小枣,又渐渐长大,大家的话头都透着喜悦。枣儿越来越大,越来越红,越来越诱人。找那树枝低一点的,蹦个高儿,偷偷地够几个下来,搁进嘴里,脆的,甜的,绝对的上品。这枣树最可人爱的一点是,不长虫,不挂“吊死鬼”。

          前院三家因为孩子都差不多大,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儿。夏季天,屋里热,晚饭就都搬到小院里吃。小板凳,小炕桌,大人们边吃边聊,孩子们就东吃一口西吃一勺。里院住了四户人,出来进去都跟我们打招呼。大家都很亲近,不生分,不拘束。

          老胡同大杂院的居住模式,拉近了邻里关系。院内唯一的一个水龙头在我们前院,全院七户人家在这里打水,淘米洗菜。水龙头和水池就像农村里的水井,成了小院人家拉话闲聊的地方。

          到了冬天,院子里的水管容易上冻。里院西屋的老马头儿就跑来给水管回水。这时,他就会朝院子里喊一声:“关水啦!”如果看看没有人家用水了,他就用一根一头带叉的铁棍,伸进井底,将井底的上水管节门拧死,将回水管节门打开,将水管里的水回净。

          这时,如果也有要用水的,便赶紧提了水壶接上最后一壶水。或者朝老马头儿答应一声:“您歇着,我来关水吧!”

          我们前院三户人家挨得近,炒菜做饭就能聊上天。听得说你没盐了,小盐罐儿就递上来了。说声“我这儿有呀,你别去买啦!”像这样,东家借点儿醋,西家使点儿酱油什么的是常事。

          那时做饭已经使上煤气罐,可是冬季取暖,使的还是蜂窝煤炉。年轻人的家庭,白天屋里没人,到了晚上煤炉常常就灭了火。上一天班回来赶上这事儿,是最忙乱的时候。千头万绪头一件事得把火生起来,正当你整得满屋烟雾弥漫手忙脚乱的时候,会有人夹着一块火红的蜂窝煤来给你救急。这样就不用劈柴引火了,把煤摞在那块着得正欢的煤上,煤炉子一会儿就旺起来。屋子还没暖起来,这心窝里就已经暖和了。

          里院的东屋,姓周。老头儿说是个高级工程师,头发已花白了,已经退了休。老两口在别处另有住房,不怎么来住。在这儿长住的,是他们的儿子小周。小周的腿有毛病,好像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个残疾人。他每天一早从二道门里推出辆手摇三轮车,然后出大门上街。他不怎么跟我们说话,我们不知他在哪里上班,只知他每晚都是五点来钟回来。见他推车从大门外回来,我们前院几家,总要上前帮他把车推到里院他家门口。

          过节的时候,周老先生会和老伴儿一起来看小周,顺便也就住几天。东屋有三间,还有一个不小的厨房,里外院,数他们是最宽绰的。

          有一年春节,大年初一,我们前院三家年三十睡得晚,起的也就晚,都八点来钟了,还都静悄悄地没开门。这时,听见院子里好像有人说话,我便悄悄把窗帘拉开一点儿,往外窥测。一看,是周老先生,他们老两口正站在我们当院给我们各家拜年。老两口双手抱拳,朝各家三鞠躬,然后口里说:“给你们拜年啦!祝你们新年好,万事如意。谢谢你们的关照啦!”我妻子这时也起身了,挤在我身边看这一幕。我们没换衣服,出不去,只好默默接受他们拱手拜年。

          到了9月,大枣红了满树。打枣那天是个星期天,西屋的小刘和东屋的小陈,攀到枣树的树杈上,挥动竹竿噼里啪啦扫荡起来。劈劈啪啪,一阵子枣雨,四处蹦枣。打在头上、身上还挺疼。开始大家还满地抓枣,一会儿,就受不住了,纷纷跑到屋檐下避着。

          里外院老老少少都出动了,澡盆、脸盆都端出来了。欢乐地捧着,捡着,手忙脚乱。大枣堆成了小山。按照一户一份的原则,每家端回了一澡盆大红枣。

          这些枣除了送亲戚朋友的之外,剩下的照里院老住户的办法,先晾干,然后蒸了几锅。蒸过的枣子有些蜜饯的味道,吃了一两个月都没有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