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银生
福建的武夷山,36峰99洞,人称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雄,泰岱之险,西湖之美”。去年国庆,我再次游览武夷山。九曲溪汇入崇阳溪,崇阳溪会合麻阳溪,麻阳溪入闽江、入东海。游有所感,抒发对武夷“三溪”的悠悠之情。
九曲溪,棹歌又唱祖国美。碧滩万古心,山高云气深。碧水丹山,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所在。溪流九曲,清波涟漪,水绕山行,别有天地。我们到达后,兴致勃勃,整个半日就是乘竹筏游溪。“排在水中流,人在画中游”,自然如此。想起了朱熹的《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当下的印象是,社会在前进,国家在发展,福建更加秀气,武夷山更加美丽。竹筏飘流绕碧湾,青山绿水共为邻。山河常青,惠及百姓,棹歌新唱,祖国更美。
我们一行按照顺序,坐到分配的竹筏上。第一件事情是系好救生衣,还要套上鞋套,以保护鞋子不被浸湿。许多游人是退休者,大家怀着孩子般的兴奋,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漂流。开船了!沿着澄碧的溪水,竹筏慢慢飘悠。我们坐着、看着、想象着。垂手触清流,水清可见底。俯首品山色,青翠情悠悠。溪水傍山,穿涧而过,山回溪转,折复绕山,“山溪相环,九折万丈”。一涧涧溪水,一幕幕山景,忽忽悠悠从我们眼前倒过去。在千年悬棺崖下,竹筏稍微放慢进度,大家可以看得仔细点。《太平御览》载,“半崖有悬棺数千”,不过现在已经为数不多。千年风吹日晒而不朽,棺内安放的又是何许人,神秘莫测。遇到被船工称为“白条”的小鱼,成群跳跃而起,溅出闪闪亮亮的水花,我们这些银发族的心情瞬间也变得欢跃起来。溪曲是逆流而数,难以把握和记清楚。感觉在浅滩和深潭的汇合处,平浅和澈深之间有个坡度。非常微小的落差,也能让竹筏徒然起落。数了数,有九波。每次起起落落,算不上惊心动魄,却也令人激动不已。溪水从竹筏外面倒进来,从竹筏旁边溅进来,从竹筏底下流进来, 整个竹筏就像浸在溪水里一样。坡上坡下,波颠澜起,大家不约而同发出“哦”声。漂流途中的一声惊叹,也是内心释放的一种呼唤。
前后一排排竹筏上操作的船工,有很正规的操作,姿势规范但是不刻板,力量集中但是身段柔和。这种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应该是正规训练出来的。有的比较洒脱,抽烟喝水,撒手或者掌握,只在一巧之间,这种人已经是熟练工了。还有一种就像我们竹筏上的这位,显然是技高一筹,没有章法,顺手拈来,随心所欲,谈吐之间竹筏已经前进。这位船工是位中年人,黝黑清瘦,健康有神。 他自己还推荐自己兼着“导游”,用十分浓重的闽语语音,说着普通话,解释着沿途风景。介绍山山水水和岩崖风景时,他的口头禅是“三分景像,七分形象”。是啊,客观事物融汇主观意像,映现的就是人们所说的风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不少民工站在崖下的清凉的溪水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捞取水中杂物,以保持九曲溪水的清澈干净。一排排竹筏依次前行,还有唱山歌的。一筏筏观看,非常有序,相当壮观。倒着行进,从第九个曲溪飘游到第一个曲溪,半天旅程结束了。
崇阳溪,灵气山水大红袍。住地在崇阳溪畔的一个宾馆。少有花丛,但是绿荫成群。地域开阔,旅客不多。接待大厅陈设无特点,但是在大堂旁边,一边是一家大红袍茶叶店,一边有个仪式感明显的摆设,还设有对联,还比较吸引眼球。上联:小窗横幅画江南。下联:更作茶瓯清绝梦。横批:大红袍。我们在参观住地院子时,领略锦绣闽地的山水灵气,也到住处一侧看了看缓缓流淌的崇阳溪。崇阳溪是九曲溪的汇入地,当地人认为她是“武夷山的母亲河”。2019年7月夏天十几天的强降雨,福建受灾严重。倾盆大雨,水高超过水平线。当地人介绍说,当时的水,相当于我们人坐在电瓶车的车顶。2012年6月刻度0.9米。2019年7月刻度2.1米。现在看不出痕迹了。福建人民齐心协力、抗洪救灾的精神令我们动容。
崇阳溪畔有一条称为“旧街”的南方小街,来过的人都说这一片如梦中的桃花源。如果能够小住数日,一定会有“借山而居,临水随行,山中风物,欢喜而生”的感觉,或者从民间了解许多有趣的故事。不过我们只是穿街而行的匆匆过客,单纯的只是寻觅饭菜的香味。但见小商店林林总总,停车场车位较多,小马路红绿灯明显,餐厅、超市、银行配套齐全,交通便利。小超市购物方便,行走方便,吃饭方便。无熙熙攘攘的感觉,慢节奏的生活。我们去一家小店吃饭,小店环境干净,员工做事认真。可以连接网络,店内提供充电宝。一以言之,小巧方便。在小店外散步,溪水慢慢悠悠流着,清晰可见对面三姑峰,因其形状犹如三位姑娘。小店的格言是“诚意对待每一位旧街朋友”。我们点了茶香小鱼,可能是在九曲溪看见活蹦乱跳的“白条”。还有溪鱼,概念模糊,其实是其中一种马口鱼、红眼鱼。鱼生活在溪流中,肉质鲜美,鱼鳞可吃。做法各异,价格不菲。分别在不同场合吃的,第一天清蒸,第二天红烧,第三天是铁板。
有机会和年轻人共享一次声光电视听盛宴:观看第4029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据介绍,《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导演,是他们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也是以双世遗产地—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实景电影采用全球首创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五分钟内即可完成一周旋转,舞台视觉总长度达一万两千米。山水实景演出的主题,贯穿一个关于“茶中状元”大红袍茶叶的故事传说。秀才进京赶考,病倒在武夷山下,老百姓用茶水救治,立即见效。秀才高中状元后,请皇帝为当地茶叶命名“大红袍”。神奇的不是故事传说,神奇的是表达这个故事传说的灯光、影电效果,让我们如临现场,在观看过程随着其情节变化而转移的感觉。画面立体感强烈,视听感觉相当震撼。演员敬茶六次,敬天、敬地、敬古人,敬茶工、敬演员,最后敬现场观众。我座位靠通道,有幸品尝一杯大红袍茶,感受武夷灵气山水。
麻阳溪,文化自信德懋堂。对武夷山德懋堂第一印象是生态怡人。黄山德懋堂所在的丰乐湖景区,松林山地林木繁华;九华山德懋堂,遍地耕田、山地草泽;武夷山德懋堂,满眼原始森林、次生松竹林。武夷山德懋堂,位于麻沙镇仙牛湾。进入界面,首先出现的是观景台。站在木制地面,望脚下,是安静的静水流深,钟灵毓秀;望远处,是云起天外的大山和原始森林。一声赞叹中,我们到达驻地。早晨起来,在石板和黄土铺就的小道上漫步,但听鸟鸣声声,清脆婉转,煞是可爱。想要寻觅,刹那间却不见踪影。住处后门,可临溪看山。苍山青翠,天然氧吧,身处其中,心肺通畅。陶醉之间,赫然一团蒙蒙雾出。好像感受混沌之气,唤起了远古诗情。原始森林完全由绿色覆盖,有墨绿(森林)、黛绿(树叶)、翠绿(竹林),我们的情绪又移于倒映溪水的那种绿的融化。坐下来读书,静而品尝大红袍和龙井茶,真是口舌生香。不喝茶者,不知其中趣也。热情的德懋堂接待方,安排我们一个特别有意义的项目:游麻阳溪。天色将晚,气温适度,我们的游船自由自在游弋在麻阳溪。溪水清净,深不见底。漂流在溪,心境开阔。船工介绍说,翻过大山就是过去方志敏烈士在江西、福建打游击的根据地。当晚霞迎着我们的时候,游船开始返回了。举目眺望,一抹夕阳红;低目视水,日照麻阳溪。一溪过来,水面辉映着金色的景象。德懋堂的确得天独厚,与原始森林相毗邻,举目是青山绿水,入耳是温柔的风声。身在其中,思考时德懋堂是“吾心安处”,回味时麻阳溪是我情寄处。
对武夷山德懋堂最深印象是书院文化。沿着青色的石路向前漫步,德懋堂的七子学院现身于视野,七个古色古香的门面迎向我们,非凡的气韵瞬间让你驻足。工作人员一上来就介绍游酢(zuò)这个人,一时还有点蒙。我只记得《宋史·杨时传》成语“程门立雪”出现过北宋着名理学家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里原本是游酢七个子女的故居,被时光洗礼了千年,只剩老墙和残瓦。为将故居重建复活,德懋堂翻阅许多史实资料,找当地十几万块同被历史遗留的老砖和与故居相似的老门头。步行在七子书院青砖黛瓦下,油然生敬。老树流水,故景如旧,不经意间的回眸,能看到历史的影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朱熹《秋月》)。 武夷“三溪” ,缓缓绕过碧绿山头,向远方流去。溪水蓝天,交相辉映,金色大地,山河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