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莲
位于东城区沙滩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我曾走过路过,却从来没有进去过。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四月上旬,我第一次走进与五四运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北大红楼,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
北大红楼,以红砖红瓦建成,故称红楼,是全国唯一的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近代史上,北大红楼最早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最早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重要活动地。1919年,北大红楼成为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纪念馆里,一是再现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共和制度下的社会变革,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二是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三是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等。
纪念馆通过新文化运动陈列、旧址复原、五四期刊陈列、电视录像,全方位展示了新文化运动历史风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兴起,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还复原了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以及北大学生上课的大教室等。期刊展厅陈列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期刊、杂志20多种,录像厅还定时放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名人故居》电视专题片。当看到根据当时场景复制的,几十幅五四运动使用过的标语时,大学生们高举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横幅标语,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宁肯玉碎,勿为瓦全”铿锵口号,激情澎湃的游行场面仿佛就在眼前,令人热血沸腾!
纪念馆里,特别是“不忘初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陈列馆,大量的珍贵文献、历史图片,如马克思的手稿、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等,生动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的伟大历程,展示了马克思在中国早期传播中放射的真理光芒。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其中明确指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性质,提出了最高纲领、最低纲领,以及中国革命先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安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辛历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探寻救国之道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播撒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等等。我看到这些介绍,震撼了!感动了!
从党的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始,经过近百年艰苦奋斗,我们党从只有几十名党员到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不断地发展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个大难关,实现了一个个大转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大事业,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南湖的一叶扁舟,到巍巍中国号巨轮,历史告诉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走进北大红楼,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汲取建设祖国繁荣富强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我走进北大红楼的感悟!■